凯发最新官方app下载

洛阳:在“运河之心”寻访舟船万计的隋唐盛景-凯发最新官方app下载

发表时间:2024-06-21  来源:河南文明网、洛阳文明网

  编者按: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时光悠悠,十年春秋,大运河的更多往事被打捞出来;京杭大运河的一些河段,舟船来往,货运畅通,“至今千里赖其波”。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到来之际,河南文明网联合洛阳文明网推出“运河千年‘豫’新生”主题策划,让我们一起搭乘历史之船,追寻这条漫漫长河上的河南故事。

  “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水、洛水达于黄河。”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作为“总设计师”,下令开凿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

  南来北往,蜿蜒千年。隋唐大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航运能力最大的通航运河。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今天,不妨一起登上这艘驶向1400年前的“大船”,在洛阳、在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从流水汤汤里,看中国大运河如何流向更远的未来。

  【修建】从一粒米的漕运之旅看一条“运粮河”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盛夏时节,驻足洛河(大运河洛阳段)之畔,能望见别致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好似连绵起伏的风吹船帆。这里,正是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含嘉仓出土的碳化粟米

  装潢、布景,走进博物馆内,每一处陈列都能让人想到,船只与河流是这里的主题。但,一件文物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些黑色粟米和大运河有什么关系呢?”

  “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能同时保证货物运量、行船安全和运输速度的方式一直都是水运。隋唐时期,粮食会‘乘船’沿着大运河的航道,从其他地区抵达洛阳,而后进行储藏。除去洛阳城内众多人口的食用外,这些粮食还可以进行调度,或者作为赈灾储备。”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曹岳森告诉记者,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而漕运的主要物资正是粮食。隋唐时期,粮仓大多沿河而建,粮食主要通过大运河运来。

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

回洛仓遗址

  “在展厅里看到的这些黑色的碳化粟米就曾被储藏在当时的含嘉仓里。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的大型粮仓共储粮约1200万石,而含嘉仓储粮约580万石,可想而知,这个规模有多么庞大。”曹岳森说,大运河在河南省境内共有通济渠、永济渠两个河段的七处世界文化遗产点段,其中位于洛阳的回洛仓遗址与含嘉仓遗址都曾是隋唐时期名副其实的“国家粮仓”。

  依靠大运河的南北运输,国家粮仓日益充盈。唐王朝就曾规定,东都洛阳以东的租米(旧时缴纳的田赋)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再由含嘉仓通过陆路运至陕州。当时的洛阳也可谓“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

  “两个粮仓的发现,佐证了隋唐大运河的漕运是沟通南北交通经济的纽带,也证明了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意义。可以说,粮仓的充实是运河繁荣的表现。”曹岳森认为,之所以将含嘉仓和回洛仓作为大运河申遗项目,是因为隋唐大运河历经几次黄河改道等原因,很多流段的河道、河床、河堤、桥梁均已湮灭,埋在地底下的粮仓刚好能成为当时隋唐大运河航道繁忙的“见证者”。

  【兴盛】从一个会“堵船”的码头看一条“商贸河”

  “运河作为古老的漕粮运输体系和商贸的运输通道,通过申遗,能让我们重新去挖掘、阐述当时的大运河对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曹岳森认为,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把大运河故事讲“活”、讲“火”,让更多人领略到隋唐大运河的波澜壮阔和生生不息。

  洛邑古城的“出圈”,恰好为讲述大运河故事提供了新的切口。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复刻出的繁忙的新潭码头

  “今天洛邑古城所在的地方是武则天时期盛极一时的新潭码头。”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者、洛阳市隋唐史学会书记安锋笑称,现在,这里汉服爱好者“扎堆”;过去,场景应该更火热,每天都上演着“堵船”的场面。

  大运河的灵魂,在于“运”。安锋介绍道,“不只是粮食运输,从西域运来的马匹、玉器、玻璃制品等商品,也从洛阳源源不断地流向东南腹地和东北边塞,甚至日本等地;从各地转运而来的绸缎绢帛茶叶等物资,又从洛阳贩往西域”。

  “隋唐时期,大运河洛阳段堪称交通枢纽中心,有时来往洛阳的船只,一天能达上万艘,漕运压力也逐渐增大,为疏通河道,容纳更多船舶停靠,武则天在洛阳立德坊南营建新潭码头。”安锋说,“新潭码头的建立,为往来舟船提供了一个停靠、装卸、交易的港湾,也让大运河的运力得到有效增强,使得大运河在中国经济运输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大运河承载和运送的又岂止粮和物,还有文化。”安锋认为,随着连绵不绝的水路,南北通过不断交流融合,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呈现出的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统一性的特质。

  【传承】从一碗运河符号的“不翻汤”看一条“文化河”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枢,在隋唐五代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洛阳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大运河、万里茶道等四条走廊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由此应运而生的,是当时的洛阳有许多从事漕运工作的船工。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浮雕作品《国脉》

  想象如下场景:南来北往的船工们在洛阳靠岸、歇脚,忙碌过后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不翻汤”,用不同的乡音分享着今天的航情如何,讲述着各色的大事小情。

  “洛阳特色小吃‘不翻汤’的名字也是大运河文化繁荣、传承的一种体现。”安锋介绍,“据传说,船工希望行船时能平安,所以出发前都要喝上一碗‘不翻汤’,祈求一帆风顺,遇浪不翻,平稳到达。”

  足以见得,发达的漕运和贸易造就了大运河沿线的座座名城,也“润物细无声”地塑造着当地的人文环境。被水运来的,不仅是粮食、货物,也是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在洛阳,一碗“不翻汤”恰是见证。

  “大运河的水早已把洛阳滋养为一个古老而灵动、实用且包容、沟通并发展的城市。”安锋说,仅仅是从这样一碗“不翻汤”的传承就能看到洛阳在保护大运河文化上所作出的努力。现在,为了发挥运河的生态调节作用,洛阳也在大运河河段修建了洛浦公园,同时,天津桥的恢复工作也在继续。

  对于大运河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讲述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作为人工河流,它的开凿打破了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壁障,促进了运河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运动以及与外部空间的密切联系。”在安锋看来,大运河之所以在当今时代焕发出巨大的生机,是因为其底色所展示的重视交流、重视融通,“多元文化背景下,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故事,可以使我们做好整个‘地球村’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

  水容万物。大运河文化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和当下,形成了民族国家的认同空间。而大运河文化所代表的东方文明,也正在通过自身的生生不息,连接世界、沟通世界。

【责任编辑:董 蕾】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