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转呼唤心理“平复”-凯发最新官方app下载

发表时间:2020-03-24  来源:河南文明网

  冯军福

  随着疫情渐趋平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开始慢慢恢复常态,对于病毒感染的担忧有所减弱。但不少心理专家认为,战“疫”进入换挡期后,不同人群的心理差异性逐渐显现,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阴影”远未散去、不可小觑。

  来看下最近一些地方报道出来的现象:有的人眼瞅着国内疫情平稳了,境外输入病例的出现,让他们出离愤怒,个别人采取侮辱谩骂等不理性态度;有的人对解除隔离或治愈出院的人有惧怕和排斥的心理,出现了某些歧视现象;有的家长面对家里闹腾的“小魔王”倍感无力,内心的苦闷无法诉说;还有比较恶劣的,一男子进入商场时由于不配合检测,与保安发生争执后,竟驾车将商场大门撞坏……近日,网上推出的一份《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引发众多网友热议,不少人表示,疫情期间自己变得暴躁易怒了。

  行为是心理的投射、情绪的表达。从这些现象或案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潜藏的恐慌、真实的痛楚、负面情绪的宣泄。在心理学上,这类行为就是紧急公共事件后常见的社会心理振荡,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和迹象。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和情绪表达,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不仅会对民众心理造成伤害,还会拖累经济复苏,影响整个社会正常运行。

  这并不是夸大其词、耸人听闻。据有关统计,2003年“非典”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中,医疗直接支出只占整体的一小部分,有很大一部分经济损失,都与疫情影响社会心理导致的连锁反应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克服心理障碍、摆脱疫情后遗症,不仅是身处疫情中人需要应对的自我挑战,也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各部门需要倾情关注的社会问题。

  了解就不会恐惧,信息透明就不会谣言滋生。消除公众的焦虑、恐慌情绪,需要加强心理疏导,提供暖心之举,也需要在信息端设置纾解情绪的通风口。科学和理性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依靠,同样也是社会战胜歧视、激发同理心的主要力量。从认知层面入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加强对健康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失为促进心理康复的一剂良药。

  当然,心理“创伤”的愈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有数据显示,汶川大地震6个月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达9.7%,sars疫情发生两年后,有10%左右的患者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让人们真正走出灾难的阴影,需要长期的康复过程,必须分类、分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比如,这次疫情中,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农村人口可能会因为缺少求助渠道,其心理风险“不能很好地被看见”。这提醒我们,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从人员、机制、财政上补齐短板,方能保证心理援助发挥长效作用。

  对于公众来说,疫情既是一场生命教育,也是一场心理教育。虽然每个人所经历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各有不同,但学会分割情绪、懂得明辨是非,或许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心理自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安 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