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守的是人民的心-凯发最新官方app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25  来源:河南文明网

  何言

  搬进新家的邹会彦一家不曾想到,他们十年前在故居的一张合影,竟会映入大国领袖眼帘。

  2021年5月13日,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小雨淅沥,空气清新。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缓步走进邹会彦家门,听他们讲为“一泓清水北上”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

  几句家常,打开了话匣子。邹会彦摸出一张发黄的全家福——一家老少聚在红色砖房前,焦点之外,还闯入一只低头觅食的鸭子。那是从丹江口库区搬迁时,全家人在老屋前的合影。

  “搬到这里后,住房、医疗、小孩上学都有保障。日子越过越好,衷心感谢共产党。”父亲邹新曾笑了。

  听闻此言,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总书记对移民群众评价这么高,这么关心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说起当时的情形,乡亲们依然情难自禁。

  一句“守的是人民的心”,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正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老百姓的心,就是共产党人的根。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人民群众永远占据着“c位”。

  守初心

  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八个大字响彻神州、抚慰人心。

  除夕之夜,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开着大卡车,拉着5吨爱心蔬菜在高速上疾驰。渴了喝保温瓶里的水,饿了咬一口面包,直到深夜,他才赶到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把新鲜蔬菜捐赠给那里的工人。在工地临时房住了一晚,大年初一,卸完货,手握通行证的王国辉顾不上看一眼武汉的妻儿,立即驱车往老家赶,组织村里疫情防控工作。

  河南,一个有1亿人口、返乡人员超过千万的人口大省,一个紧邻主战场、交界线长达1300公里的中部大省,筑起了阻断疫情的铜墙铁壁。无数个“王国辉”舍小家顾大家、以初心暖民心,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坚守了家园的美丽。

  一部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决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庄重誓言掷地有声、人民为证。

  信阳市息县临河乡单台村第一书记吴金良初到村里,人生地不熟,一次冒雨排查危房时,被村里的狗咬伤了。“狗是通人性的,我来得多了,它就不会咬我了。”年届花甲的他挨家挨户走访了全村78户300名贫困群众,精准再识别、一户也不漏,村里的狗见到他再也不叫唤。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狗不咬”书记。

  脱贫攻坚的“中原战场”上,千千万万名共产党员,一头扎进贫困村,同困难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疫情防控到健康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全面小康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产党人与群众须臾不离,坚守着初心使命,共创着美好明天。

  人民是谁?是一针一线做军鞋的大嫂,是数十年如一日踩着山路守护红军洞的老人,是街头健步如飞的外卖小哥,是地铁站里摩肩接踵的上班族,是直播间里“一键三连”“双击666”的粉丝老铁,是微博上给“种花家”打call的迷弟迷妹……

  中国共产党人是谁?是皓首为民的“白发书记”,是不辞辛苦的“泥腿子乡长”,是平易近人的“闺女干部”,是苦口婆心的“喇叭”村支书,是火线入党的白衣天使,是过家门而不入的执勤民警……平日里,他们普通得如你我一样,站在人群里不起眼;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肖思远、王焯冉等烈士牺牲的消息传来后,在b站,无数网友为这样一条热评泪目:“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今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增进的是党同群众的感情,拉近的是党同群众的距离,办的是“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守的是人民的心。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誓言铮铮,“人民”二字,早已融入到党的血脉里,镶嵌在国的名字中,印入中华民族阔步前行的铿锵足迹。

  暖民心

  今年4月,平顶山新华区政务服务中心人来人往。大厅一角,清出一片位置,摆上一块牌子——“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一面侧耳倾听吐槽糟心事,一面双手敲击键盘翻舞如飞,记录“办不成事”的前因后果。

  “他们真是在为群众办实事。”4月25日,市民袁先生孩子的档案转接问题解决后,专门打了一通表扬电话。

  “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顺口溜,道出商丘政务热线的力量。停水断电、公路坑洼、管道堵塞……遇到民生事一个电话打过去,政府现场督办、问题限期解决。

  “以前‘马上办’是托词,现在‘马上办’是承诺。”商丘市梁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窗口虽叫“办不成事”,却能解决“心头大事”;热线虽是12345,遇事却从来不捂。开祛病良药,解疑难杂症,它像一双温暖的大手,暖得人民群众热腾腾的;它像一根坚实的撑杆,撑起为民初心,越过“塔西佗陷阱”。

  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群众的笑脸是检验工作的标准。近年来,河南多地各出奇招,“马上办”“郑好办”“豫事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督促问题改进、增强民生福祉,拆除阻碍群众办事的隐性壁垒。

  案板上食材整齐码放,灶台里火舌欢快跳动,凉菜间、面点间、切配间,处处“雪亮”。在鹤壁,家长只要滑动手机,点击“舌尖安全网”app,选择孩子就读的学校,随时能看一场食堂后厨的“直播”。

  厨房“明厨亮灶”,信任“阳光普照”。2020年年底,河南中小学实现“互联网 明厨亮灶”全覆盖。改善卫生、加强监督、增进互信,“互联网 明厨亮灶”工程有力践行“食品安全大于天”的承诺。

  下午4点,放学铃声响起,学生没有冲出校门,而是走向运动场、手工室,踢足球、学美工、甚至煎鸡蛋饼。老师手把手教,孩子兴趣盎然。近年来,郑州通过微改革服务大民生,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放学免费延时托管服务,被网友亲切称为“官方带娃,郑州作答”。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最关心什么?看病贵不贵、上学难不难、工作好不好找……越是细微处,越见真功夫。检验民生工作的标尺,不能满足于“最后一公里”,得去追求“最后一厘米”。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农村电网提档升级、5g网络覆盖农村、移动政务掌上办、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办民生就是暖民心,传递着发展温度,体现着人民情怀。每年的河南十大民生实事,都瞄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痛点,解决让群众“干瞪眼、直跺脚”的问题。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五年来,我省财政民生支出累计3.5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稳定在76%以上。实实在在的民生礼包,是党对人民最长情的告白。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心与民心相连,国运随民祉兴盛。千百年来,老百姓朴素的愿景不过是“吃饱穿暖,广厦一间”。如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旗帜上鲜明标注“人民至上”,在理念上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践上明确要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铸同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上游南岸,淅川盛湾镇鱼关村立着56座“凡人丰碑”,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淅川16.54万移民的名字。为了南水北调世纪梦想的顺利推进,数十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局,眼含热泪却义无反顾。为了移民搬迁问题的顺利解决,全省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5万多名党员干部奔波在搬迁一线,13位基层干部倒在了移民搬迁一线。北上的每一滴水背后,都倾注了党员干部的艰辛努力,都饱含着人民群众的默默付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贡献最大,也受益最多。国务院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稽察组在向河南省反馈意见时盛赞:河南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成功经验,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创新,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6月是河南小麦收割的季节,23岁的襄城县上寨村支部书记刘洋,因穿着一袭红衣在金灿灿的麦地欢快舞蹈火遍全网,被网友称为又美又飒的跳舞女娃支书。一心想要带领全村奔小康的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舞蹈事业,于2021年1月通过选举正式任职上寨村支部书记。因为“能吃苦、办实事”,年纪轻轻,却深得村民信任。在她带领下,上寨是全乡第一个开割收麦的村子,不到3天全村麦子应收尽收。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去做辛苦的农村基层工作,她说:“想当英雄,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毛泽东同志这样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就像地里的稻穗,身子越低,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越重。

  中铁装备总工程师王杜娟,与团队一起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打破了国外垄断;郑州地铁站务员杨臻冠,和同事们每天接发列车418列次,确认设备状态1500余次,用认真细致守护每一位旅客出行安全……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在城市发展的主战场,年轻的党员们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不断擦亮着共产党员的“先锋底色”。

  共产党员,无论年长年少,无论岗位区别,都不会忘记,面向党旗举起右手的那一刻。共产党人骨子里的燃,来自人民群众内心中的火;共产党人血脉中的胆,来自人民群众心底里的愿;共产党人身上的劲,来自人民群众躯体里的筋。

  绝对贫困千百年来挥之不去,为什么我们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竿子插到底”?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来,为什么我们可以“举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因为党心融于民心,民心映照党心,党心民心同心同向,就能画出最大同心圆。

  你若“有求必应”,我必“一呼百应”。面对洪水肆虐、非典型肺炎袭来、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灾害,总会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景;面对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举世伟业,总会彰显大量移民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面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时代召唤,总会涌现大批热血青年扛起使命责任,在一线挥洒汗水的动人事迹……正因为我们党众望所归、众心所向,才能最大多数地凝心聚力、最大程度地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克服困难,激发出脱胎换骨、重塑山河的磅礴力量。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认准“主心骨”、跟定领路人,上下同欲、风雨同行,我们一定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历史的地平线上,注定会跃动新的光芒。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时代的脚步铿锵向前,现实与梦想交织,江河汇聚成川,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多年以后,回味“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幸福和乐的邹会彦一家一定会想起,那一天,摄影记者为他们拍了一张新全家福。彼时彼刻,他们并排坐在沙发上,微笑着向镜头挥手,眼神明亮而坚定。

  这是人心的力量,这是人民的给予。

  总策划董 林刘雅鸣

  统 筹张学文万川明

  执 笔李 兵夏远望

  薛世君悦连城

【责任编辑:安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